百书斋 > 狂想之三国 > 162 政权雏形

162 政权雏形


  162政权雏形

  ---

  蒋武立即会意,曹操虽然逃了,但他最可能去的地方就是兖州北部,凭借着副盟主的名望,还是很可能会占领一郡,甚至站稳脚跟,虽然给了曹操机会,但真是这样也有好处,就是从暗转明,变的近在咫尺,蒋武就可以凭借雄厚的兵力,随时威胁,有机会就削弱,也有牵制的目的,这样一来,曹操的发展空间就变的很小了,从而可以做到就近控制他的发展势头。

  另外一点,蒋武也明白此时的势力范围已经进入中原四战之地,若是处理不当,导致围攻,将比较被动,虽然蒋武有信心仍旧可以统一天下,但可能因此拖延很多时间,事业变得曲折艰难,而这样长时间的内耗,也是消耗整个国家的元气,这是得不偿失的,也算另外一种欲速则不达吧!

  蒋武进一步领会了整体的战略计划,于是立即与军师戏杰开始具体的谋划,随着实力的提升,对整个形势需要进一步理解分析,从而确定下一步的策略,

  两人对着全国地图,逐个分析一些有威胁的诸侯,益州三股势力暂时形成平衡,可以排除;董卓乃是困兽,目前与之关系尚好,威胁不大;如此西北的马腾、韩遂,可以暂不考虑;江东刘表、徐州陶谦,两人都是没有什么野心之辈,可以忽略;

  而对于几路黄巾残部,戏杰建议暗中联合,甚至条件成熟之后,直接招纳,蒋武欣喜的同意,如此就需要一位使者,于是就想到了孙夏,然后立即召他前来,加入情报处,直接归戏杰指挥,执行计策;

  而盟友豫州牧袁术,经过戏杰的分析,是想把袁术当成那个前台之人,这是因为击败袁绍这个盟主的、一般公认是袁术,从而造成袁术此时的威望超高,从而完全吸引了各地诸侯关注,

  反而对荆州的看法主要是投机取巧,甚为轻视,这样正好符合预定的战略,算是闷声搞发展,先稳扎稳打,先消化新得数郡,

  戏杰的意见还是维持联盟,从而保持东面的安全,然后怂恿袁术向东发展,那么,必然与扬州牧刘表、徐州牧陶谦发生矛盾,以此来消耗三方实力,为以后战略埋下伏笔;

  还有,河北几路诸侯,有冀州刺史韩馥、河内郡王匡、幽州牧刘虞、北平太守公孙瓒、渤海太守袁绍,势力交错复杂,

  蒋武心里暗自认为,袁绍经过惨败,想来韩馥再拱手让出刺史宝座的可能性不大了;然后与戏杰分析,首先刘虞与公孙瓒处于幽州,必然水火不容,情报传来显示,两者已经进入战争状态,而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战力强大,麾下拥有者刘关张这样的猛将,轻易的击败了刘虞,从而拿下整个幽州是早晚的事,

  那么,以公孙瓒的侵略成性,必然举兵南下,前来争夺冀州,如此看来河北会很乱,不过冀州乃是最大的州,底蕴很强,加上袁绍不会旁观,必然参与其中,那么短时间之内是无法决出胜负,

  戏杰认为可以稍微放放,利用这段时间处理内政,再者,即使冀州出现问题,也是可以随时参与其中,采用浑水摸鱼之计,夺取冀州南部一郡,作为跳板,那么还是大有可为的,灵活多变的!

  戏杰看着地图,突然手指着虎牢关东面这块狭小地区,“主公,虽然洛阳暂时还不可取,不过,这里还是可以拿下,嗯,不如划归陈留郡如何?”

  “呵呵,地盘是多多益善,自然毫无问题。”

  此时兵力充足,立即分兵占领,并且调一万步兵前往东郡,济阴郡则五千,协助防守。

  “主公,这新得的兖州三郡,加上颍川郡,离襄阳较远,地理位置又非常关键,必须强有力的控制,看来必须有重兵镇守才行!”

  蒋武点头,“若是有兖州牧这个官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占领了,可惜啊,为了策略,只能放弃。”

  戏杰道,“还真是如此,嗯,看这四郡,大小与实力比之荆南四郡都要超出不少啊!”

  蒋武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现代的各省,荆南四郡就是湖南省,长江北面是湖北省,那么这四个郡不就是河南省了吗?如此就有了想法,

  “军师,不如把这四个郡合在一起,成立荆北刺史府,而江南四郡自然就是荆南刺史府,中间的四郡还是荆州刺史府,三者都归我这个镇南将军管辖,如何?”

  戏杰眼神一亮,立即拜服一礼,“主公大才,此策甚妙,可以统一政令、军令,应该立即实行!”

  蒋武甚为得意,其实还有深层次的考虑,这可是一下子建立了政权雏形,“那是当然,这么一来,骨架已经建立,不过内部人员就要做大调整了。”

  “有理,看来要任命一批人了。”

  既然有了方案,那么做起来就非常顺利了,首先,确定以将军府为最高机构,下面设立军政两个部门,即枢密院、政务院,枢密院相当于现代的总参谋部,由戏杰这个军师主持大局,下面照搬将军府的军事部门,主要是统帅、参谋、后勤三个部分;

  而政务院就是把原刺史府的部门罗列在下面,有户曹、钱曹、工曹、刑曹、吏曹、学曹、察曹、医曹,人选维持原状,只是级别上升了一级,蒯良升为长史主持政务院,其余各曹辅助;

  而新占领的四郡太守,经过考虑,选择赵俨为颍川太守、裴钱为东郡太守、和洽为济阴太守、梁鹄为陈留太守,而司马芝的南阳郡丞升为南阳太守;

  另外增加了三个刺史人选,初步确定为原长沙太守韩嵩升任荆南刺史,其余人选待定;

  蒋武看着戏杰,“军师,荆州刺史之位,可以由蒯良代理,如此,就只缺荆北刺史,之前,军师曾提到荀彧,不知结果如何?”

  戏杰笑道,“启禀主公,荀彧已经回信答应出仕,”

  蒋武大喜,“呵呵,很好,看来这个荆北刺史非荀彧莫属了。”

  “主公如此看重,荀彧必定会感恩戴德,另外,其侄荀攸也答应出仕。”

  “哦,真是太好了!荀氏都是大才啊,我必将重用,我听说颍川多谋士,就让荀攸做个军师参谋,如何?”

  “我代他们谢过主公。”

  “呵呵,就这么定了。”

  “不过因为仓促,他二人还在路上,请主公稍等几天。”

  “无妨,目前还是草创,我不急。”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136/136805/7160978.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