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伊甸之光 > 第35章 借钱经历

第35章 借钱经历


  妈妈不再看我,艰涩地说:“现在高中要读三年才可以毕业,真让人头疼;如果没有好的成绩,这样读下去也是读不出个结果的。你二哥和我现在这样,真不知道该怎么度过这个难关。最要紧还是你二哥,他的身体和学业不能耽搁,何况他毕业就能工作,不如我们把仅有的资源留给你二哥,让他早些恢复早些回到学校。”

  “你真这么想?说说你的安排。”我收起所有脾气的冷静让说出的话没有一点温度。

  “我也不指望你挣钱养家,只要你不让我负担,我会想办法把眼前的困难度过去。”

  哈,就多我一个!真的是这样吗?哼哼,现在就不想我上学?还以二哥为借口,狐狸到底是藏不住尾巴的。

  “让我现在就不上学?你想都别想!”我还想考艺校继续美术深造呢!

  妈妈不说话了,也不理会我的态度,扶着墙忍着疼痛,一瘸一拐往自己屋里挪,我应该去扶她一把的,二哥扯扯我衣袖也是这个意思,但是我没有,甩开二哥的手,就看着她把自己艰难地挪到床边,连衣服也不换,倒在床上休息。最后还是二哥看不下去,进屋帮她脱了鞋,把她的腿慢慢抬起放在床上。

  妈妈和我摊牌却没有认真执行的措施,说过了就放在一边,我也不好在这种情况下跟她大闹,只是我不会轻易松这个口!

  这天我回来晚些,到家准备做饭,妈妈对我说:“趁现在各家有人,你扶我去村里拜访一下,看能不能把你的学费解决了。”

  最后一句话让我收起浑身即将竖起的尖刺,乖乖的扶她出门了。

  妈妈打算先去陶雨涵家,然后再去陶丹陶新荷家,她们都是我的好朋友,借钱给我上学应该不会拒绝吧,何况借钱都是要还的。

  来到陶雨涵家,陶雨涵不在家,陶雨涵的爸爸妈妈陪着我们。我没经历过借贷的场合,又以为借钱小事一桩,就像借人自行车骑一次,毫发无损地归还一样,所以当妈妈开口借钱时并没有心理负担。

  妈妈先是说了一大通感谢的话,感谢他们在爸爸去世后对我们的照顾,当妈妈说出为我筹借学费的事,陶雨涵爸爸说:“小雅啊,其实我家里也比你们好不到哪里去,去年大儿子才娶亲,置家电办酒席花了上万块,老底子掏的空空的;雨涵又在市里上中专,花销可比在家大着呢,我手里也很紧啊,也不知该去哪家筹借,现在家家都不容易啊!”

  陶雨涵的妈妈赶紧接过话:“是啊,是啊,你们进来前雨涵爸爸正和我说这事呢!现在的生活是比那几年是好多了,可开销不是也大了吗?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咱们也不好意思腆着脸贸然的去人家那借钱,给人添麻烦不说,人家是借还是不借呢,都为难,是吧?那样太不知好歹不体谅人了,是吧?当然我不是说你的,小雅,你家的情况太特殊了。”

  听说雨涵的哥哥结婚花了上万,比起我们靠告贷度日的生活真是一个在天堂,一个在地狱;在听陶雨涵妈妈的那一通话遭受婉言拒绝时,心情又一落千丈,对他们话里表达的意思有了警惕,品出了那句解释的苦涩滋味。

  我立即不高兴了,就在脸上显出来,心里恨恨的想,不借就不借,何必话里带钩子骂人?还此地无银的解释。

  妈妈告辞,我扶她出来,忍不住哐啷一声甩开院门,想把妈妈致那一套感谢辞时忍不住的愤怒难过都甩出去。

  爸爸妈妈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一向比村邻们高,他们有学识,有技艺,能为村人提供帮助,爸爸在世时,他们享受的尊敬比那些村干部都要高的多;现在我们不是索取回报,只是希望得到他们暂时的帮助,竟然那么难!

  是的,他们都曾帮助过我们,对那些曾经的帮助我不是不想感激,只是在现在这种情况被他们提起又被如此打发,立即觉得他们曾经提供过的那些帮助参杂着令我压抑的成分。

  鄙视夹杂着羞愧,我松开扶着妈妈手,看她一瘸一拐的走,一点同情心都没有了。这就是自以为是的弱者,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如何照顾儿女?自己忍受的屈辱,连带着让儿女也抬不起头。

  我快步走到妈妈前面去,不是为借贷这件事感到羞愧,而是为她说的那些话,更加的瞧不起她。

  被冷风一吹,我又意识到什么。我还想考艺校,筹借不到钱款什么也别提了。

  我明知道没有什么好结果还抱着期待,吊着心跟妈妈去陶丹和陶新荷家,结果可想而知,连说辞也是大同小异。从他们的话里我也听出来,妈妈一直在工作,每到用钱还要四处借贷,十分的不可相信。

  其实这点连我都不能信服,别人能不反感吗?

  我准备回家,妈妈无奈地说:“我们去徐风家转转吧。”

  开门的正是徐风,看到是我们他很高兴,热情地把我们让进他家。妈妈对我说:“夭夭,你跟徐风去玩,我和他爸爸有话说。”

  徐风立即说:“走,我带你看样东西!”

  不知道徐风会给我看什么,但离开大人们谈话的尴尬场面我还是很乐意的。

  “夭夭你看,喜欢吗?”徐风打开一个双开面的木板夹子。

  “做工蛮细致的嘛,给我当画板到是挺合适的。”

  自从爸爸车祸去世,我再也不提画板的事,每次画画都是用一块三合板代替。

  “我也是这样想的。暑假没事,想来想去还是做个画板送你。这可是我自己设计制作的,市场上买不到的哟!”徐风很认真地说。

  看着徐风精心制作的画板,心里既感激又酸涩:“徐风,你希望我继续画下去吗?”

  “当然啊,做事贵在坚持。你画画那么好,又坚持了这些年,不画下去多可惜。”

  “可是拿不到学费,我学校都可能去不了啦。”

  徐风不说话,我们沉默了。

  妈妈和徐风爸爸的对话断断续续的从堂屋里传来,是徐风爸爸劝妈妈:“夭夭的学习成绩又不是很好……”

  “她成绩好不好都在其次,只要我有这个能力,……现在是她还想读书,而我没这个能力……陶校长说,把高二读完就可以拿毕业证……”

  “小雅,别太为难自己,你已经尽力了,孩子长大后会理解你做母亲的心情……”

  ……

  “你也别太难过,夭夭十七八了,可以让她找工作做……学徒工挣不到什么钱,至少可以养活自己,你的负担自然就减轻了……或许到外面吃些辛苦,她知道挣钱的不易,生活的不易,才能体谅你,学的懂事……老大那边有消息吗?……可不能耽误田田,那就太可惜了。”

  “我知道……可夭夭虚年龄不过十七岁……”

  ……

  徐风爸爸送我们出来时对妈妈说:“我的建议你好好考虑下,女孩子吗,像夭夭读的这些书就够用了。桃花坞人虽然好舞文弄墨,但那都是男人们的事,只可惜,百无一用是书生,改革开放也快十年了,读书的还没我们这样的手艺人先起家;到目前为止,女孩子里只有陶雨涵在市区上中专,陶静高中还没毕业后就说了婆家。去学门技艺最实在,有人管吃住,学出来就是一项谋生本领,并不会比读书差!”

  “改革开放”这个词从徐风爸爸口中冒出来真新鲜,我以为我们一直离这个词所描绘的世界很遥远,现在它从一个不是读书人的口中说出,就知道生活已经在发生变化,以及这种开放带给他认识上的变化。

  但我同时也意识到,这种被寄予无限希望的开放对我们普通人已经产生影响,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让妈妈这样的人感到更加的贫穷和无望。我不知道妈妈经历过多少次今天的际遇,徐风爸爸的话她又听进去多少,但穷则思变,她真的想拿我的学业开刀?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28/28974/1777742.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