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鷇音大道 > 第九十五章:论佛

第九十五章:论佛


  大阵之中,鷇音子察觉出光明教廷之人想要拼死一搏,心下凛然,不敢大意,随之法诀再起,道衍颂天。

  “北方壬癸精,南方大火铃,敢叫奔雷电,呼吸生风云,搏风掷水火,掌中霹雳生,撼动崑崙柱,河渎翻四溟,阙伯摧山岳,百川雨如绳,氤氲水火凝,滂沱成方盈,不得违吾令,上奏于帝廷,若违吾令者,有如逆上清,天帝灭汝身,酆都戮汝形,急急奉上清雷霆帝君律令敕。”

  瞬间,鷇音子捻指成决三千道,尽化无尽力量,灌入到两仪微尘大阵治中。

  顿时,气氛似乎为之凝结,压抑如泰山压顶,令人喘不过气来。鷇音子良久之后,闭目双眼稍微睁开,黑白双鱼在那深眸旋转不停,似乎演化太极两仪,三尺毫光一闪而逝,不带丝毫感情的语言打破沉寂,带来冬日如同春天般的温暖,空气似乎都灵动起来。

  “五方五雷符,乃五大使真形。凡行持,先牒五神请祭之,次用依方色朱篆于新砖上,用火烧红,投于水瓮中,雷声立至。”

  但是,更为猛烈的攻势,确实让没有神志的天使虚影,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凶险之中。

  阴、阳、青雷,仙光充斥,三种不同道意彼此激烈碰撞,风起云涌,股股清气凝结金花飘荡其,道德经如同黄钟大吕,滚滚雷音,激荡寰宇,振聋发聩。

  其所凝聚成的铜墙铁壁,形成道道牢不可破的枷锁,将天使虚影牢牢地困锁住,动弹不得分毫。

  随后鷇音子根源之瞳顿起巨大吸力,将缚锁住的天使虚影困在神念空间之内。

  “得饶人处且饶人,退。”

  见事已毕,光明教廷也是死伤惨重,没有了进攻能力,鷇音子果断下令撤出战场。当光明教廷众人脱出阵法之后,早已没有了鷇音子等人的踪影,回首再看,都是人人带伤,精神萎靡。

  弗拉基米尔蔚然一叹,“此番功亏一篑,致使整个分部精英损失殆尽,分部也被摧毁。众人暂且退出王国,在邻近的帝国之中再作打算。”

  “是。”

  而在不远处的丘陵上,巴斯特看到狼狈不堪的光明教廷众人,嘴角泛起了一丝笑意,“哈,好戏看完了,众位爱卿也随孤返回皇宫吧。”

  “是。”

  再说摆脱战局的鷇音子一行人,在一片树林里停歇了下来,当看到侠菩提擒住的人时,鷇音子呵呵一笑,说道:“哈,十佛,你对这个妹妹还真是念念不忘,逃跑都还带着,果真姐妹情深。”

  “主上,是我们胜了好吧,这可不是逃跑。”

  “安了。”鷇音子也不在意,就这样盘膝坐在了地面上,感受着迎面的微风,以及树林间投射出的斑驳影痕,悠然说道:“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唉,此时要是有几碟小菜,来上一壶好酒,也不失为快意一场。”

  哪知鷇音子随口一说,缇妮娅还真的为其准备了一桌小菜。

  鷇音子先是一愣神,随后哈哈一笑,“果然知我者,缇妮娅也。”

  而在一旁,侠菩提和伊丽丝两姐妹对坐在一起,但是伊丽丝总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对侠菩提没有什么好脸色。

  侠菩提心中一叹,也不想着如何劝说,而是说出了一个故事。

  有一次,龙牙禅师对德山禅师道:“假如我现在手中有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准备要砍下您的头时,不知您有何感想?”

  德山禅师听完这话后,就伸出脖子往前走了几步说道:“你砍吧!”

  龙牙禅师哈哈大笑道:“你的头已经落地了!”

  德山禅师也哈哈大笑道:“我的头已经落地了。”

  后来龙牙禅师在洞山良价禅师处参学时,曾将砍德山禅师头的经过说了一遍。

  洞山良价禅师道:“当时,德山禅师说了些什么?”

  龙牙禅师道:“德山禅师也跟我哈哈大笑说头已砍下了。”

  洞山良价禅师道:“你不可以说德山禅师头被你砍下来了,实在说,现在你的头才被德山真正砍下来了!”

  龙牙禅师一听,辩解道:“老师!我的头在这里,并未被德山砍去。”

  洞山良价禅师哈哈大笑说道:“德山被你砍下的头,你亲自拿给我看!”

  龙牙禅师听后,顿然天崩地裂一声,他这时才真正的大彻大悟。

  龙牙禅师最初起意,要砍下德山禅师的头,这是从自我出发,没有忘记对方,而洞山良价禅师却提醒龙牙禅师,要砍下自己的头,以便斩断自我的执着。这绝对不是空无的幻想,从自己把自己斩下的头拿给人看,这就是禅的空诸所有,但不否定所有。宾主对待一如的看法也好,自他圆融的一体说法也罢,一旦接触到中道平等的超越禅境,是非虚妄的世界粉碎,不悟而何。

  伊丽丝也是有慧根的人,闻言沉默了良久,才幽幽的说道:“你现在的信仰,便是这个故事中体现的禅意吗?”

  “是。”

  “那什么是佛?”

  “佛是觉悟的人。”

  “佛觉悟了什么?”

  “觉悟了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觉悟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那佛的认识是什么?”

  “一言难尽,除非成佛。”

  “佛法是什么?”

  “是自然规律。”

  “那讲法是怎么回事?”

  “就是用语言来概括自然规律。”

  …………

  两个背离的人,在一问一答中,寻找着共同的理念,希望将这错分的道路,从新回归到相识的原点。

  一句句,言辞真切,一点点,皆是回忆。恍如梦中的回忆,就在眼前。

  重温归去的温馨,令伊丽丝眼中的寒冷渐渐消融,变得温和起来。

  “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山居不记年。草履只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常流上涧泉。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床前。”

  虽然有所悟,但是过去的坚定信念也不是这般容易就可以改变的,伊丽丝有些犹豫不决,但还是血溶于水,不然就此决裂,“唉,姐姐,我可以跟在你的身边,希望你能用你的理念,来说服我吧。这样,我就不用陷入两难之中了。”

  侠菩提心中一喜,“妹妹……”

  “坐禅成佛心中病,磨砖作镜眼中眼;一破牢关金锁断,等闲信步便归家。”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32/32137/2400161.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