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异春秋 >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好!不过各城驻军的将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卫辽问道。

  “主公!末将以为可以让吴通率领五千兵马守备新的镇南关;魏昊领五千兵马守备在林中的城池;庞岸领五千兵马守备西面的城池;而北面则由鹏举领一万兵马守备;至于在东面森林外的城池则由孟邦杰或者木华黎其中一人带领着五千兵马驻守,这两人无论是谁去镇守另一人得去帮鹏举,成为其副将!。。”李靖说道。

  “药师,你这样安排,那岂不是所有的新兵都要外放了?而且他们才训练不到一个月,怎么可能这么快形成战斗力,如果遇到敌袭岂不是要将城池拱手让人?”卫辽在李靖话音还未停下就质疑道。

  “主公,末将还没说完呢!”李靖苦笑着拱手说道。

  “好你就继续说下去,我不打扰你了!”卫辽摆摆手说道。

  “我意,这驻守各城的兵马其中所有的都伯、百夫长、幢主、校尉都由各军挑选出合格的老兵担任;且以三千新兵加上两千老兵混合掺杂后再行出去镇守;至于剩下的新兵则和老兵再行混编,这样既能保持老兵的战斗力,又能提高新兵的战斗力,何乐而不为呢?至于巡城和驻守的兵马,就交给兵曹再行征召一两万人就可以了!”李靖补充道。

  李靖刚说完,荀彧就起身反对道:“主公不可,按照如今主公拥有的八万兵马,在征召的话就快要达到十万人了,主公辖下只有百余万百姓,且只有十万户,按照这个算法,岂不是要一户养一兵?这样的话百姓们是会不堪重负的!主公三思啊!”说罢拱手作揖,就是不起身。

  “文若,起来!药师他也是为了我好,为我排忧解难嘛!你说得有道理,不过我确实忘了跟你说了,怪我!”卫辽赶忙下了座位,扶起了荀彧,一边扶一边说道。

  荀彧被扶起后,卫辽回到了主位说道:“诸位静听我言!我意,一,暂缓征收税负两年,让百姓们能够休养生息;二。。。。对了,文若!叫你找的库房可找好了?”

  “回主公!已然找到了,共计九座大库房,每间库房都可以存粮一百五十万石粮食!”荀彧拱手说道。

  “好!这第二点嘛,就是日后军中的粮食由城主府支出,这九座粮仓,我明天会让它们都满了的!”卫辽自信的说道。

  “第三点,我要先说一下,这各城出现时,会有百姓在其中,各城县令要做好户籍登记、安抚民心等事情!这次,四座城池将会有将近二十万户百姓,近两百万人口;各城县令如果有做得不好的,我一律查办到底不与姑息!”

  “可都听清楚了?”卫辽说完了三点内容,问道。

  “我等皆以听清!”众人拱手说道。

  “这样文若就不会再制止我招兵买马了吧!”卫辽嬉笑道。

  “臣,还是会!毕竟征召兵士是会使得主公暂缓收缴税负的苦心白费,而且还会让百姓们耕作不便!”荀彧毫不示弱的言道。

  “额!好吧!我这次再征召两万人马,而后就不再征召了;这种行了吧?”卫辽问道。

  荀彧也不是傻子,他知道卫辽是不会出尔反尔的,于是拱手说道:“希望主公能够记得今天说的话!明日我就命人征召人马!”

  ······

  第二天,议事厅上,四个已经被确定为县令的人站在大厅中央。

  “属下张绍闻(刘安肆、李钊、陈炜)见过主公!”四个人拱手作揖说道。

  “嗯!你们都是要护守一方的人,也是我手下第一批县令,要好好做事,善待百姓!”卫辽很是威严的说道。

  “喏!”几个人拱手说道。

  ·····

  接着几天,卫辽带着几万人马在各地奔波,把所有的城池都弄出来了;又让驻军驻扎后,回到了长沙城,而这四座城池,分别被命名为望城县(西边),宁城县(东边森林外),沙阴县(北边),东林县(东边林中)。

  卫辽觉得手下的兵马太少了,这天,他以狩猎为名带着典韦和许褚并一百精骑出了城。

  卫辽在山边的森林停了下来,坐在马上,看着远方。典韦和许褚则是以为他在想事情就没有打扰。

  “系统!我要召唤武将!”

  “嘀!请宿主选择!”

  “高顺,谢玄,杨再兴,王彦章!”

  “嘀!召唤成功!成功召唤高顺(武力:85智力:75统御:90忠诚度:死忠);谢玄(武力:70智力:91统御:98忠诚度:死忠);杨再兴(武力:97智力:70统御:78忠诚度:死忠);王彦章(武力:96智力:60统御:70忠诚度:死忠)”

  高顺,字子应。东汉末年军阀吕布的重要将领,以作战勇敢无畏而闻名,忠于名言。高顺曾驻守于吕布的主城下邳,并击败了由曹操族弟夏侯惇所统领的军队,也让夏侯惇受到重创失去左眼,更击败了被人称为万人敌的关羽及张飞引兵来犯的刘备军。同年九月,曹操亲率部队攻打下邳,并且采用荀攸的计策先将部队完全包围住下邳城后开始进行水攻下邳,致使守军作战失利,上下离心城破人亡,高顺则与吕布和陈宫一同被斩首。

  高顺跟随吕布征战四方,直属部下七百余人,号称千人,铠甲兵器都精练齐整,严守军纪军备严整且作战时相当勇猛,高顺每次率领着部队攻击敌方阵营,而又很快速的攻陷敌方阵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以高顺率领之部队有为“陷阵营”之美誉。

  “或问陈登、髙顺皆有过人之才,俱事吕布。而登输心魏祖,亲为反间;顺尽力於布,与之偕死。意者顺贤登欤。应之曰:不然,古者列国并立,同事王室。故先王制礼,诸侯有王、大夫有君,君臣始终,有死无贰。汉氏平壹海内,万国一君,天下之君,唯帝室耳。顺於吕布,虽备将佐,无委质之分。布者反覆乱人,非能辅佐汉室,而又强暴无谋,败亡有证。登知几轻举以存易亡,徐、豫克清,百姓苏息。顺托身失所,迷逺不复,以陷大戮。易称比之匪人,岂谓顺耶。其才虽美,未能及登。以兹观之,优劣见焉。”——司马光《传家集》

  谢玄,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裒之孙,谢奕之子,谢安之侄。东晋时期军事家。谢玄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早年为大司马桓温部将。太元二年,为抵御前秦袭扰,谢安荐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他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训练一支精锐部队,号为“北府兵”。太元四年,率兵击败前秦军的进攻,进号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太元八年,在淝水之战中,任前锋都督,先遣部将刘牢之率部夜袭洛涧,首战告捷;继而抓住战机,计使秦军后撤致乱,乘势猛攻,取得以少胜多的巨大战果。太元九年,率兵为前锋,乘胜开拓中原,先后收复了今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后因病改任左将军、会稽内史。与吴兴太守张玄之并称“南北二玄”,为时人所称美。太元十三年卒,时年四十六。追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献武。

  王勃: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孙元晏:百万兵来逼合肥,谢玄为将统雄师。旌旗首尾千馀里,浑不消他一局棋。

  司马光:晋室既衰,中原云扰,刘石慕容之辈,弥漫河洛,蟠据岱华,宫阙芜没,陵庙隳焚。元帝(司马睿)以宗室疎属,遁居江表,天下士民有思晋者,皆裹粮而归之,国于荆扬之间,子孙相承不绝如线。独明帝(司马绍)英武,克清大憝,不幸享国不永,自余孱弱孤危,外陵内叛,寄命于虎狼之口,几遇吞食者数矣,然卒能保其位号宗庙血食百有余年,何者?王导、卞壸、温峤、陶侃、谢安、谢幼度(谢玄)为之臣也,群贤既没,使道子(司马道子)、元显(司马元显)之徒辅之,败亡不亦宜乎?

  杨再兴,字子复。南宋抗金名将。原是曹成部将,后降于岳飞,成为岳飞部将,跟随岳飞抗击金军,曾试图单枪匹马冲阵擒获金兀术,失败后仍能单骑而还。绍兴十年(1140年),杨再兴与金人在小商桥相遇,杨再兴寡不敌众,中箭无数,奋战而亡。

  脱脱:张宪等五人皆岳飞部将,为敌所畏,亦一时之杰也;然或以战没,或以愤卒,而宪以不证飞狱冤死,悲夫!

  赵构:飞之裨将杨再兴,则邦乂之子也。单骑入阵,几殪兀术,身被数十创,犹杀数十人而还,一时声势可知矣。是以郾城之役,恢复之业系焉。

  王彦章,中国五代时后梁名将。字贤明(一作子明)。郓州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朱温建后梁时,彦章以功为亲军将领,历迁刺史、防御使至节度使。他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为王铁枪。龙德三年(923),后唐取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后梁人大恐。末帝乃以彦章为招讨使拒之。彦章受命仅3日便破南城,迫使后唐退守杨刘(今山东东阿北)。

  欧阳修:"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事梁为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殉国,葬于郑州之管城。晋天福二年,始赠太师公,在梁以智勇闻,晋梁之争数百战,其为勇将多矣!而晋人独畏彦章。""公尤善用枪,当时号"王铁枪"。公死已百年,至今俗犹以名其寺,童儿牧竖皆知王铁枪之为良将也。一枪之勇,同时岂无?而公独不朽者,岂其忠义之节使然欤?""彦章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他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又言:"呜呼,天下恶梁久矣!然士之不幸而生其时者,不为之臣可也,其食人之禄者,必死人之事,如彦章者,可谓得其死哉!"

  郝经:"不许乾坤属李唐,孤军直与决存亡。大梁仅得延三日,匹马犹能敌五王。谁意人间有冯道,幸因身后遇欧阳。千年豹死留皮在,破冢风云绕铁枪。"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38/38161/2019916.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