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薄言应如是 > 第15章 温和暖

第15章 温和暖


  祁薄言将一碗碗菜端上桌,顾澹如也起身准备去厨房端菜。走到厨房门口时祁薄言却是制止了她“你别端了,身体不舒服,把这碗汤喝了”。顾澹如低头看,祁薄言端着的白色碗里一碗生姜、红糖、大枣熬制而成的汤,素白的碗棕红色的汤药上面漂浮这生姜与浮着的红枣,补血的汤很适合经期适用。顾澹如接过祁薄言手里的汤,一饮而尽。她一直是怕麻烦的,经期是即使偶尔便随着腹痛也是一片止痛药,从来不曾熬汤,祁薄言却不辞辛苦不怕麻烦为她熬汤,虽然简陋,生姜的味道也怪难闻,却让她无法拒绝。

  餐桌上是几道色香味俱全的菜。金针菇和鸡蛋干搭配,色泽鲜亮,入口既有鸡蛋干的香,金针菇的鲜嫩融为一体。豆芽、胡萝卜夹杂在一起,红色与黄色搭配,很有食欲。猪肉是切成块与豆豉、茄子干蒸在一块再加上一道蔬菜空心菜。不得不承认,祁薄言厨艺的确很好,光看着就起了食欲。夹上一口往嘴里一尝,果然不辜负它的看相。

  “味道如何”。饶是大学合租的室友赞叹过他的厨艺,但在顾澹如面前他还是有些不确定。她一直对饭菜有些挑剔,纵然可以下咽却很难真心满意。祁薄言看向顾澹如,眼里有些说不清的期待。

  “还不错,比我做的好”。顾澹如实话实说。好像不管在哪方面,只要祁薄言去沾染,都可以做的像模像样。

  祁薄言听了眉头舒展,嘴角牵起了一丝弧度,得到顾澹如夸奖着实不易,也不枉他在外求学被油溅伤过手。“那等你手好了,我尝尝你做的。”

  祁薄言就是这样“得寸进尺”,但顾澹如却丝毫没办法拒绝这样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只能点点头。

  餐桌上的两个人各怀心事,明明是处境尴尬的旧情人,此时坐在一张桌上共同享用午饭,却是就像结婚已久的夫妇。晌午时间,也不怕麻烦,选择穿越车流买菜回家做饭和心爱的人一起品尝,享受仅仅属于两个人的美好时光,而不是在公司或者学校的食堂就近解决。

  与此同时,祁家老宅却是不怎么好的光景。

  “行之,我邀请了沈家小姐来我们家,薄言你们也记得通知,我的意思是他两的事尽早定下来”。坐在中间的带着老花镜的祁老爷子发话,尽管已经不再年轻,头发花白但眉眼却是威震与说一不二。

  祁行之和妻子互换了个颜色,“爸,这八字还没一撇,你别硬把他们逼在一起”。祁行之缓缓开口。

  祁老爷子不悦的看了儿子一眼,“她爷爷当年救我我就答应了人家,人要言而有信,何况我看沈家那丫头,模样端正,和薄言很相配。”

  “薄言的婚事应该由自己做主,他也大了”。祁行之回应着祁老爷子。自己的婚事已经在迫不得已之下身不由己,儿子怎么能重蹈覆辙,代代延续。

  “那就由得他胡来吗,像你当年一样?”祁老爷子直视祁行之,已经长了老年斑的脸上写满了严肃。

  “爸”,祁行之不悦的叫出来,语气硬邦邦的。当年的事情祁老爷子一直觉得他是鬼迷心窍胡作非为,却不知道那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可惜一旦失去就再也抓不住,哪怕是尾巴。当年的温柔时光绝不可以任何人侮辱质疑,哪怕是父亲。

  旁边坐着的祁母已经明显感觉到丈夫的不悦,缓和气氛的开口“行之,你尝尝这个,陈姨做的新口味”。祁母将一片剁椒茄子夹进丈夫碗里。

  祁行之眉头皱的很深,气氛尴尬的吃完这顿不怎么让人愉快的饭,借口有事进了书房。祁母和老爷子坐在餐桌上,继续吃饭。“你有空劝劝行之,也劝劝薄言,沈家那个是好姑娘,我看着对薄言也还不错,像你”。祁老爷子对默默不作声低头吃饭的儿媳妇说道,严肃威震的脸上缓和了几分。

  祁母嚼着米饭,听话的应了一口。但脸上表情却是有几分失落。不知是因为丈夫的失态还是因为为儿子将来幸福担忧,也或者两者皆有。

  祁行之坐在书房沉默不语,一直以来驰骋商场的传奇男人眼睛里隐隐含着难以言说的酸涩。窗户上的不锈钢防盗窗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刺眼的光,青葱的吊篮抽出了嫩芽,绿绿的,在寒冷的冬天依然盛开的正好。

  办公室唉声叹气,纸间摩擦声音此起彼伏。临近十二点半,诺大的办公室还有许多老师在批改此次月考的试卷。空调温度开的很足,但试卷上的分数只会增加各个科任老师心中寒风刺骨。

  顾澹如拿着一支中性碳素红笔在试卷上改着选择题,病句是当下最容易出错的选择题。人们说话平时往往就语序颠倒,随意任性,自成风格,并不注意语序语气上的问题,考试时也自然意识不到语句的严禁,犯错常有。她并不喜欢给学生打叉,习惯于给对的题目划上勾。高中时期理科试卷上的一版版叉鲜红大气,明晃晃的让人心里不舒坦。走过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她只是希望多给这个压力很大的年纪的学生一丝自信心,尽管微不足道。

  “顾老师,今天怎么破天荒还不回家啊”。对面的苏蜉蝣改着一沓刚考完的卷子,一道道鲜红的叉惨不忍睹,无不头疼,只想缓缓喘口气,聊聊别的,纾解心情。

  顾澹如拿着红笔的手顿了顿,继续批改着古诗文默写,“试卷还没改完,在食堂吃算了”。

  就在半个小时前,顾澹如准备按往常时间点收拾包将试卷带回家批改时,意外收到了来自祁薄言的信息。

  ———澹如,今天中午我家里聚餐,不能来接你了,晚上见。

  这段时间以来祁薄言每次都按时来学校门口接她,也不声张,只是开个车在一边等着,摇下车窗,等她从门卫室出来。偶尔自己没看见他时,他会叫她一句。其实中间有几天她工作特别忙,学校要出月考卷子,编辑催稿更文,时间并不清闲,但她还是一下课就收拾东西,走出校门,不再校园内逗留。

  那时,同办公室的老师看她每天按时回家从不耽搁,还询问她每天着急按时回家,是不是偷偷隐婚了,瞒着大家回家给老公做饭。她当时是眼神愣了愣,神色如常的解释自己只不过最近想学学厨艺。

  旁人眼中打趣她是刻意按时按点,回家给老公做饭。事实上也却是是解决午餐问题,不过是前男友和午餐。

  今日他的短信让她放弃了中午回家做饭的念头,搭车、堵车、蒸饭、做菜、洗碗,样样麻烦,不如节省时间在学校食堂解决,还可以将试卷早早改完。但莫名的心里有一块角落有些失落,就好像已经习惯了和他共进午餐了一样。

  “诶,澹如,你们语文这次成绩怎样啊,我们数学是一塌糊涂”。这次的考试属于偏难性质,实验班的学生都有些棘手,整个年纪情况更加糟糕。苏蜉看着成绩刊登表上的成绩痛心疾首。

  “嗯,比上次差一些,不过题目偏难,也是情有可原”。学校从高一开始就训练学生写模板化套式的议论文,僵硬的模板,用烂的素材。幸好顾澹如不像某些老师要求学生必须写议论文,哪怕试卷明文标注“议论文或记叙文”,她一向由学生自己选择,自由发挥。这次她所教的班级语文成绩在作文这一块明显优于其他班。顾澹如旁边a4纸印刷的表格里成绩最高分是130,最低是105,很平均的成绩。

  苏蜉像是被糟心的试卷搞得头疼。放下了手头的红笔,和顾澹如聊起了天。“你读书的时候成绩一定很好吧,我看y中校园风云人物榜有你的名字。”苏蜉看向顾澹如的眼神中带着崇敬,她一向羡慕那些天资聪颖,成绩优秀的风云人物,那样的学生往往容易得到老师的注意。不像她,最开始成绩平平,认识楚南风花了那么多功夫。

  既然有人要聊天,顾澹如也不能继续自顾自的改试卷。索性也就停下笔,“理科一塌糊涂,文科对我来说更加适合一些”。纵然性格上有几分淡然,但对于数理化成绩却是提心吊胆。她不会一考完试就像苏小辛一样哭丧着脸抱怨“完了完了,这下又要丢脸了”。但她也是有自尊心的人,考完会担心大腹便便的理科老师在讲台上念分数,形成极大地落差感。

  上帝是公平的,对她,一杆称架得的很平衡。文科给了极大地天赋,如鱼得水,无师自通。理科却给了她偌大打击,永远无法和文科平起平坐。上帝是不公平的,对祁薄言,光明正大的偏爱,文科皆优秀,天才式的全才,无论哪一门成绩总能轻松甩开对手。

  “我很羡慕你这种成绩好的,老师都喜欢这样的孩子。”苏蜉无不感叹的总结,“当年,我要是成绩数一数二,认识楚南风也不用千方百计的制造邂逅偶遇,不用花那么多时间去促成两人相识”。狭长的眼睛里有着年岁带不走的遗憾。

  要是真有那么多假定的如果、要是、假如,那么我们认识的人,走过的路、喝过的美酒,也就可能擦肩而过。缘分的美妙在于它的不可预知与无法重来。“也许你所想的假如一一实现,结局反而不如现在美好,你那个年纪有其他名列前茅的女生,他喜欢的只是你,与你其他的东西无关。”顾澹如给出理智的分析,柔和的声线自口中缓缓流出,却又无法反驳的强势。

  苏蜉思索了片刻“你说的对,的确是这样”。眼底渐渐浮现了笑意,忍不住打趣“到底不愧是语文老师,你一直安宁通透的样子,冷静理智的评析我们这些女年轻老师的感情,也不知将来会为谁疯狂感性”,苏蜉隐隐有些期待。

  办公室的女老师总喜欢围在一堆聊感情、生活、婚姻,每次还都喜欢问她这个大作家的意见,她一直保持旁观者的态度给出一些经典名言,看似理智冷静,却不知道她这一生的感性、脆弱、信任都给了祁薄言。

  顾澹如笑了笑,不言不语。只是眼里有了细碎柔软温和的表情,就像是坐在大海滩上迎来的柔柔晚风一样。但苏蜉错过了她的情绪外泄,恰好一个电话打了进来。苏蜉做了个不好意思的口型,跑出办公室去接电话。

  冬季的南方虽然纬度比北方低许多,临近太阳直射点也明显近得多。但它的湿冷却是刺骨的,不似北方冷干的北风搭配上室内得天独厚的暖气,纵然冷还有几分欣慰。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48/48208/2515746.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