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郡主嫁到:侯爷,请自重 > 36 摸个小手

36 摸个小手


  “说好了请我吃,我怎么吃就是我的事了!”小乞丐捧着碗护在怀里,理直气壮。

  白芷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就连关云锦都被这小乞丐此举给弄的有点哭笑不得。

  一时心软的关云锦脱口说出请小乞丐吃饭的话,不过并没有把人领去醉盈楼胡吃海喝,且不说醉盈楼能不能放一个浑身脏兮兮的小乞丐进去,单说小乞丐会不会真动上歪心思还很难说。再者,关云锦看得出来,在如小乞丐这种生活艰苦落魄的人看来,山珍海味还不如两个馒头抵饱。

  所以关云锦将小乞丐带到了一家街边面摊,要了两碗阳春面,各卧了个蛋。

  但是小乞丐待面上桌后并没吃,只等面碗凉了凉,而后就抱在了怀里,那架势竟是要直接打包带走。

  馒头他偷了没吃可以解释为屯粮,但面来了还不吃就有另外解释了——他是要带回去给什么人吃。

  关云锦还察觉到小乞丐的眼神一直往不远处的一家药铺飘,也大致能猜到是什么情况。

  小乞丐可能有个亲近在意的人病倒了,也没法外出乞讨,京城因是皇城,很多地方都有巡城军,乞丐形象不佳,大多会被驱逐,要么是逐出城,要么是赶到不让人看到的角落,若在最热闹的坊市当街行乞,抓到一个逮一个。

  简单来说,小乞丐人小力微,想要填饱自己肚子并照料一个病人,也不容易。

  关云锦想控制着不让自己同情心泛滥,天底下可怜人何其之多,她就是怜悯也无法让所有人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我既说了请你自不会收回,不过,这碗可是店家的,我可不曾说送你。”关云锦略调整了下心态,语气还算打趣轻松的道。

  小乞丐瞪圆了眼睛,他看看关云锦,又看看怀里还热腾腾的面碗,香气诱得他腹中轰鸣,口中生津,却忍着没吃。

  可这碗……他想,自己反正也偷馒头了,再偷一碗又有何妨?

  只是,他腿还痛着,若是跑动起来汤面洒了不说,没跑几步还会被抓,要怎么办才好呢?

  小乞丐年纪毕竟不大,一时也犯了难,眉头皱的紧紧的。

  关云锦看他这纠结的小模样挺可怜的,也不逗他了,放缓声音说:“你把怀里的面吃了,我这碗让你带走,碗送你。”

  “当真?”小乞丐闻言立刻抬头,眼睛也微微发亮。

  关云锦筷子都没拿起来,面也没动,她根本就不饿。

  “我说请你吃饭,这不请你了吗?”关云锦挑眉,道。

  小乞丐视线从关云锦面前那碗面上扫过,又落到自己怀里的面上,吞了吞口水,还是小声说:“我爹常说,无功不受禄,今日公子一饭之恩,他日我康敏必当报答。”他并没有真去吃怀里的面,他所说的“一饭之恩”仅仅只是怀里的这碗,他现下生活艰辛,却并不贪心。

  他的话让关云锦四人都微感诧异,这番话从一个小孩子嘴里说出来着实有些叫人震撼,别说一个小孩子想着一碗饭日后报答,便是很多成人当面说着,背后又是另一行径。可这个连姓名都自报的小乞丐却让关云锦四人察觉了他的真心实意。

  关云锦前世在自家武馆当老师的时候手底下就有不少熊孩子,小乞丐康敏最初撞上她时那一口一个小爷听来也像极了一个熊孩子。可是,剥下熊孩子的外皮,这小孩倒难得有几分赤诚之心。

  懂事的孩子招人疼。

  “既然你日后会报答我,那便不拘于是一饭还是两碗面,赶紧吃了,等凉了再拿回去可就不好了。”关云锦将面碗往康敏面前推了推。

  康敏一时间找不到反驳的话,转念一想,这公子说的也没错,一碗面捧了,两碗面好像也差不多?

  看小孩还在犹豫,白芨先看不过去,催促道:“小……康敏,赶紧吃吧,你肚子叫的都如雷鸣了。”

  “咕噜噜……”白芨话音刚落,康敏的肚子果然又发出如雷鸣般的轰鸣。

  康敏的脸和耳朵顿时红透了,虽然掩藏在黑漆漆的脏污下。

  “……敢问公子尊姓大名?”康敏将怀里的碗又摆上了桌,开吃前还没忘了询问下恩人的姓名,小脑瓜子还是很机灵的。

  “我姓关。”关云锦如是说。

  康敏木愣愣的看着她,就这样?

  关云锦笑了笑,抬手将他头发上的一截枯草挑了出来,在他还等待下文的目光中补充了一句:“我住京郊惠安县无忧山庄。”

  康敏在口中咀嚼两遍这个地名,暗暗记下。

  关云锦也没食言,待康敏吃完后将她那碗连汤带碗都让他拿走了,她也就做到这样了,更多就没去深究。

  帮得了一次,帮不了一世,能遇上小康敏,请他吃一顿算是有缘,过了今天,也是各自重归路人。

  对此白芷三人也没多说什么,她们年纪都是些年纪不大的女孩子,心底柔软,平时若是在外看到乞丐,手上有铜板可能还是会给一个的。

  小乞丐康敏只是一个小插曲,关云锦也没真期待着他某天的报恩,他日后是否会发达也难说,毕竟现在的他还是一个小乞丐,可没半点说服力。

  扯远了……

  关云锦在打包了新鲜点心后就正式踏上了回无忧山庄之路,不过这天气阴沉沉的,看着随时都会下雨。

  白芷却说:“怕是要下雪了。”

  “下雪?!”关云锦震惊。

  不怪她震惊,着实这还不到十一月,怎么就跟下雪扯上了?再说她前世生活的城市,一年中倒是也会下雪,但下雪的次数并不多,雪也只是中小雪,起码得入了十二月或是入春时的春雪,农历十一月份前下雪,她记忆中完全没。

  白芷奇怪的看她一眼:“今年雪下得还晚了呢。”

  关云锦:“……”

  好吧,她把北邙国的地理位置又给忽略了,这要换成她记忆中的东北,西北,天冷降雪好像也就不奇怪了。

  “马车里太闷了,我还是去骑马吧。”关云锦一向不喜欢阴天,比下雨天还不舒服,阴沉沉的,连心情都会压抑。

  白芷也是了解她的性格,并未阻止。

  于是关云锦上了她的专属宝驾,关云韶托人给她弄来的一匹大白马,关云锦给它起了个名,叫浮云大大,简称浮云。

  “大大啊,这些天在王府拘着你了,等回了山庄,我每天都带你出去跑跑啊。”关云锦更喜欢称它为大大。

  浮云大大打了个响鼻,像是在附和她的话。

  “你想现在就跑一场啊?”关云锦摸了摸它的鬃毛,得到“回应”后,朝马车里的白芷说了声,就一夹马腹,跑了。

  白芷叮嘱的话飘散在了风中……

  寒风如凛冽的刀刮在脸上,生疼生疼,关云锦不得不放慢速度,她是喜欢追求速度在风中狂飙,可也不会真跟自己的脸过不去。

  马蹄声哒哒,不仅是浮云大大,还有另一匹马,由远及近。

  关云锦手握缰绳回头看了一眼,一看,没看到人,可能是角度的问题。

  身后马蹄声逐渐靠近,关云锦这次再看,看到了来人,黑马黑衣人,哦,还是说玄衣吧,黑衣人听起来特像不怀好意的那种。

  “吁——”关云锦勒住缰绳。

  来人也跟着让马停下,距离她堪堪只几步之遥。

  “小侯爷你这是要去哪啊?”看到来人是赫连岳真,关云锦还挺开心,不过并没有往自己身上考虑。

  今天关云锦并没有穿成小胖子的模样,而是穿着简单的男装,身形略显单薄。

  赫连岳真微不可见的蹙了下眉,将搭在身前的斗篷拿起,道:“你今日回山庄,我要去一趟无想山驻军,与你同路。先时遇上你的丫鬟白芷,白芷说你衣衫单薄,担心你受寒,我便先驱马前来。”

  “怎好意思劳烦您呢。”关云锦笑眯眯的说着,手却是自觉的接过了斗篷,手“不经意”的跟小侯爷手相碰,还特不要脸的在他手背上摩挲了两下。

  赫连岳真如被滚水烫一般往回一缩,神情复杂的看着她,似是分辨她是有意还是无意。

  关云锦无辜的眨眨眼,一脸纯良无害的模样。

  赫连岳真红着耳朵移开视线,心不在焉道:“不劳烦。”

  斗篷一上身,关云锦立马觉得身上暖和了起来,她又拉着帽子戴上,狠狠搓了搓手,道:“刚跑了一通真给我冻得不行,脸都快给吹没了。”说着,又用稍微摩擦有了些许热气的手在脸上一顿揉,简直不能更粗暴。

  赫连岳真看着差点忍不住拉下她的手,良好的教养让他没真上手,他只说:“今日天冷,怕是晚些时候还会下雪,不若上马车吧?”他没好意思教育她这种北风呼啸的天还骑马狂飙比较伤皮肤,姑娘家的皮肤本就细嫩,风吹后会干燥呢。

  “我把风大给忘了,马车里也比较闷。”关云锦自己揉搓了一会儿,觉得脸跟手都好多了,“我现在就不跑快,慢悠悠晃过去,小侯爷你赶时间吗?不赶时间我们边聊边走?”

  “……好。”昨天没同她好好说上几句话赫连岳真还挺遗憾呢,就连他祖母得知她的身份后都是懊悔不已,又听闻他说今日她要去庄子上住,就给他支了个招,不好直接说送她回去,找个由头同行还是可行的。

  无想山的土匪虽已被端了老窝,但是否有流窜在外尚需验证,他跑一趟也是为距离无想山不远的无忧山庄安全考虑。

  名正言顺。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

  “小侯爷,你冷吗?”关云锦看他穿的也单薄,不免多问了一句。

  赫连岳真摇头:“不冷。”

  关云锦颔首,感叹一句:“你身体好,应该是不怕冷的。”

  她一说,赫连岳真不可避免想起了几天前醉盈楼时她那轻薄之举,除了在他唇上留下一个牙印外,还在他胸口抓了几下,那时他穿的就不多,她一爪子下去,摸到的便是他紧实的胸口,都是常年锻炼得来。

  真的很硬吗?赫连岳真忍不住垂眸看了一眼。

  “这会儿驻守西北的士兵们应该不好受吧?”赫连岳真那兀自思考着,忽的听关云锦似自问自答说了一句。

  赫连岳真看向她,略一思索,便想起她的外祖父江臻江老将军正是驻守在西边境,常年与西朝国对峙,护一方太平。

  之所以只提西,只因北邙国与西朝国再往北都将是冰天雪地,无论是北邙国士兵还是西朝国人,都难以抵御冰雪寒风,更不谈单兵作战。

  “边境苦寒,老将军高义。”踌躇了下,赫连岳真只能如此安慰。

  关云锦愣了下才反应过来他说的老将军是指谁,她本来提一嘴是想跟他建立个共同话题,所以将话题带到军营,这年代当兵打仗尤其磨人,有多少男人一去再也回不来,可外患却只能依靠他们,没有他们驻守一方,抵御贼寇,国破家亡是迟早的事。

  关云锦的外祖父也是一员,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

  “平阳城与我外祖父镇守之处相比,有何不同?”关云锦没有想借江老将军煽情。

  赫连岳真目视前方,道:“平阳城乃四国相交地,气候却是难得的好,冬日也不冷。”可惜在整个北邙国都称得上是极佳居住之地的地方,却是多战乱之地。

  关云锦对政治军事方面并不太了解,她到现在连国家版图有多大,边境格局如何都不清楚,也不知道毗邻的国家跟国家之间是如何维持一方安定,或者,是在边境地派人驻守,整个北邙国都围了一圈?

  “平阳城近年来应不会再有大碍,唯独江老将军驻守在西……”赫连岳真又转向关云锦,语气带着些担忧,“西朝国早两年已经渐抽调在平阳城的兵力,四不管地带乃四国交汇地,即使一方不敌,其他三国还会彼此牵制,西朝国国力不如东阳国与南越国,百年前西朝国还向南越国朝贡,即使我北邙国平阳城真有一天失守,西朝国也分不得太大好处,最占便宜的,当是东阳国。”

  “所以西朝国会将兵力都倾灌入我外祖父驻守之地吗?”关云锦问。

  “恐怕的确如此。”赫连岳真也没隐瞒。

  “不能建个高墙什么的把人都拦在外面吗?”关云锦想到了万里长城,是个相当耗费人力物力的防御工程,可是效果也是显而易见。

  赫连岳真深深的看了她一眼,道:“不是不能,而是国库拨不出银子用于建造。”

  闻言关云锦差点没吐出一口血来:“国库没银子?”她就差在脸上写上“你特么逗我”几个字了。

  “圣上虽励精图治,但连年战事,百姓又吃不饱,只得减免赋税,赋税本就是一国财政来源,赋税减少,户部没钱,国库又何来银两?”赫连岳真都想替景阳帝叹气,他所说这些还只是一部分,再有天灾频繁,一年中税收没收上来多少反而还要拨款赈灾,到最后又不知有多少人中饱私囊了去。

  “……农民连田都没得种,哪来的粮食上交?”关云锦吐槽。

  赫连岳真目光幽幽,有些儿控诉,就算是事实,也不要这么直白的说出来呀。

  关云锦被他看的心虚了一秒,旋即又说:“所以我觉得国家应该鼓励发展,想要富,先修路才是正理!”

  这话一说,赫连岳真心头一动:“关公子也同圣上提议修路,竟是你所想?”

  “额……也不算吧。”关云锦抓了抓头,这话是邓小平提出的,想要富先修路,她也是借来一用。

  赫连岳真微微眯起眼,他现在越发觉得她是个聪慧的女子,且心怀天下,虽然偶尔有些行经让人啼笑皆非亦是事实。

  回山庄前,关云锦先去了一趟惠安县城,她昨天打包了不少新鲜的点心,也算顺路就给文渊送一点过去,怎么说也该关心一下员工不是?

  路过县城最大的酒楼时,关云锦无意中瞥见酒楼门口贴着的出售信息,顿时心中微动,下了马。

  赫连岳真看了眼柱子上贴的红纸,不明所以,但也跟着下马。

  酒楼里空空荡荡,仅一个裹的结结实实的小二在柜台后打盹。

  “小二。”关云锦伸手在柜台上轻扣了两下。

  小二一个机灵醒了过来:“唉客官,我们店今日不开张,您二位若是吃饭可去xxx……”

  关云锦平静的说:“我不吃饭,我看到你们外面张贴着掌柜有意将店卖了,我进来问问,有没有做主的人?”

  一听这话,小二顿时一喜,忙请她稍等,他这就去请东家。

  大概是非常着急卖,又怕好容易才有一个询价人上门等不到人就离开,小二两条腿跑的没影,还差点摔了一跤。

  小二跑没影后,关云锦举目打量起这间酒楼来。

  上下两层的格局,可能不久前才重新修整过,桌椅上都刷了桐油,还很新,大厅里大概有一百来平米,后面厨房不知道有多大。格局装饰虽比不上醉盈楼,但清清爽爽的还算不错。

  “你是想盘下这个店?”赫连岳真问。

  “也不是……我就忽然看到这个店要卖,就想着是不是可以开个火锅店。”其实也就那么随意一瞥,先前的念头就起了。

  赫连岳真:“……”火锅店?

  没说两句话,前面小二就将东家给找了来,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嘴角微微下耷,即使笑,也仍然一张苦瓜脸。

  这酒楼的东家姓王,关云锦就喊他一声王老板。

  “王老板,我看您这酒楼里多是新的桌椅,怎就不做生意了?”关云锦边随意打量着四周,边问王老板道。

  这王老板虽一张苦瓜脸,但人却是个实诚人,直接苦着一张脸跟她大吐苦水。

  王老板是外地人,原是在老家开店做些营生,赚了些钱,就想让自家生活过的更好些,这就带着一家人往京城去。

  不过京城里盘个铺子多贵,王老板他又没甚交情,就想着京城不行,就在城外盘个酒楼得了,想来生意应也不会太差。

  结果现实给他兜头浇了一盆冰水,把他那点雄心壮志都给浇灭了。

  惠安县的确就在城门外没错,骑马一会儿的功夫也没错,问题是,惠安县的人民们宁愿进城,也不愿花钱在自家门口吃饭啊,他这偌大一个酒楼,还不如小摊上卖馒头面条的呢。

  王老板大受打击,盘酒楼并装修当初就耗费了他多半的积蓄,如今酒楼没生意入不敷出,他还能强拉客人来用餐不成?

  王老板的妻子日日数落他,数落完又哭,哭的他实在没辙,只好卖了再另做打算。

  “一百两,最低价。”王老板报出了价格,生怕喊价太高,忙又补充:“我店里的桌椅都是新的,后两面墙也拆了砌成火墙,后院还另建了几间房,一应俱全,公子买下绝对不亏!”

  “……但是做生意的话还是少了点人气吧?”关云锦说。

  王老板不说话了,之前也有人有意向问他价格,同是做酒楼生意,但关键是,没有客人!仅这一点,就让有意向者望而却步了。

  他的妻子就教训他为什么那么实诚,就说老家有事,一家老小回老家不就得了,再把店里生意吹的好一些,把店卖了不就完事?可他是老实人做惯了,真让他昧着良心哄骗人,他也不安。

  “去衙门过户吧。”王老板都以为今天又要吹,结果峰回路转。

  然而,说话的并不是跟他谈的小胖子,而是……同行的另一位公子。

  唔,是咱小侯爷没错。

  “小……你也有兴趣?”关云锦差点直接小侯爷喊出来,幸亏她机智,及时转了个弯。

  小侯爷朝她一笑,回了两个字:“回礼。”

  关云锦一头雾水。

  “昨日你来我府上带了不少东西。”赫连岳真提醒。

  去人家家里不管是正式拜访还只是单纯的串个门,关云锦都没空手,也算是一种礼貌。

  “我就带了点小玩意,你给我回这么重的礼……”关云锦说着说着忽然就凑到他身边,戏谑:“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哦,你这样会让我误会你对我是不是别有居心哟。”

  被戳中心事的小侯爷脸上闪过一抹慌乱,一点点的心虚,有那么一瞬,他都觉得关云锦是看穿了他的心思,才故意试探。

  他竭力保持八风不动,语气平静还带点威严道:“莫要开玩笑。”

  关云锦:“……”难道她猜错了,小侯爷对她没一点意思?

  两人各怀心思随着王老板去衙门过户,过户的税费是王老板主动承担的,房契上的名字是……关云锦。

  小侯爷说送,那必须是真送,更何况,区区一间京郊县城的酒楼,小侯爷觉得还是很上不得台面的。

  关云锦的喜好也不是胭脂水粉,早前他送的细犬猎犬她喜欢,尤爱两只黑白花色的猫熊,如今这酒楼她也并非十分热忱,如若不然,还是去一趟揣国,再与她几十只猫熊?

  “这么厚重的礼我平白收了也太不好意思啦……”关云锦捧着新鲜出炉的房契,总算把小侯爷对她有意思没意思抛脑后去了,不管他有没有意思,都只有一个结果——成为她的压寨相公!

  “要不然这样,我就算你入股,以后营业赚了钱,我给你分红!”一百两不是个小数目,但对她有个名叫“哥哥”后台的来说,没太大压力,老太妃给她送行时可是还给她塞了一千两的红封呢。

  估计是欢庆她这个煞星离开,所以给钱也给的爽快。

  定远侯府有先帝和今上赏赐的很多产业,整个京中贵族圈,定远侯府的产业排得上前三,而小侯爷只知家中财富几辈子都用不完,有没有“分红”还真不在意。

  最重要的!

  这酒楼是送关云锦的,她还要跟他算那么清楚吗?

  赫连小侯爷闷闷说:“你不必同我如此生分。”

  接下来该不是想说“我把你当成我好兄弟”吧?关云锦眉头一挑,她拒绝接受变好哥们!

  小侯爷当然不可能说这样的话,开什么玩笑,他可是将她当成未来媳妇的,一点一点笨拙又学习的讨好,未来媳妇变哥们,他才会哭好吗?

  “赫连公子,关……公子?”一路往文渊坐诊的药铺去,还没到时,在药铺门口忙碌的文渊就一眼看到了赫连岳真和关云锦,关云锦这身装扮,看的他嘴角一抽,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个姑娘家。

  关云锦听到文渊的声音也来了劲,而且还看到药铺门口围着的人以及骡车上的“货”,当即牵着马快步走过去:“文先生,你这是在做什么呢?”

  文渊脸上是少见的激动,“是棉花!”

  “棉花?!”关云锦也一惊。

  文渊已经从驴车上卸下来的一个麻布袋里拿出了一团偏黄的花球,不是纯正的白,但的确是关云锦熟悉的棉花。

  这、这、这……

  “这哪来的?”关云锦话都要说不利索了。

  文渊也正激动着呢,就听一个满脸络腮胡的男人往前走了两步,瓮声瓮气道:“这黄棉是我家乡种植,除棉籽后可做御寒保暖用。”

  这络腮胡足足比关云锦高了两个头,生的一副孔武有力的模样,而在他身后,还跟着七八个或高或矮但统一都很有力气的男人,从二十多岁到三十多不等,皮肤黝黑,嘴唇也有些干裂。几辆骡车的车轱辘上都有厚厚的泥土覆盖,应是经历了长途跋涉。

  “你们家乡?你们家乡是在何处?”关云锦记得文渊之前跟她说过,棉花种植主要是在西朝国,北邙国也只有靠近西朝国那边菜有人种,但产量并不乐观。

  “我们家乡乡莘山。”络腮胡回道。

  关云锦:“……”其实说了地名她也不认识,这就尴尬了啊。

  她不知道,文渊却是知道,遂给她解释了下乡莘山,乡莘山是京城东边一个不大的府衙治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乡莘县,因乡莘县有一座乡莘山,而且乡莘山更为人所知,所以很多本地人直接称乡莘县为乡莘山。

  乡莘山距离京城得足足走上一月有余,可谓千里迢迢。

  络腮胡名叫孙春秋,也是他们这支队伍千里迢迢上京卖特产队伍的领头人。

  孙春秋告诉他们,四年前有一支商队去了他们那边,给他们带去了黄棉种子,起初两年他们也没种出什么成绩,去年有农民给施肥后,长势就好了起来。黄棉长出后,他们发现这黄棉除去里面的棉籽后可放入衣服的夹层里,便能保暖,到今年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上了反黄棉。

  然而今年景阳帝全国范围推行火炕,乡莘山收上来众多的黄棉便有了盈余,而今年这个冬日因为火炕就有很多人不再惧寒,多出来的黄棉反倒是没出去。孙春秋一琢磨,就想着是不是可以去远些的地方卖,也正好到外面长长见识。

  孙春秋一行人直接往京城走,原想着在路上时可能还会卖掉一些黄棉,却不曾想,一路上的人家都已经烧起了火炕,即使说黄棉可御寒,人家也都挥挥手道不需要。

  一路来京,初次远行如此长距离,连骡子都疲惫不堪的队伍,连交流的力气都没了。

  他们只盼着京城里有不愿日日待在屋里炕上的公子小姐,能买一些黄棉用。可他们尚未进城,只在城外惠安县落脚,照例去成衣铺子询问可收黄棉时,铺子老板又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有钱人家的公子小姐身上穿的都是蚕丝织锦,披得是貂裘,哪用得上这品相一般的黄棉?

  出了成衣铺子的孙春秋就让文渊给瞧见了,文渊认出了他手里捧着的棉花,一问之下,孙春秋他们竟是专门拉了车来京售卖棉花。

  什么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就是啊!

  “我在书中见过棉花,言棉籽难去。”赫连岳真犹豫了下,还是从关云锦手里拿过一两朵黄棉花,手指轻易触及里面的棉籽。

  孙春秋爽朗一笑,道:“我们老家有一匠人研制了一轧花机,可轻易去除棉籽。”

  “当真?”文渊迫不及待的问。

  关云锦落后一步,但还是在他之后问:“如何证明?”

  也无需孙春秋吩咐,他身后就有两个精壮男人从后面的骡车上扛了两麻袋棉花下来,打开麻袋口,道:“这两麻袋是我们在路上所轧,棉籽都去了,若几位能买下我们这些黄棉,轧花机……”他说着,咬咬牙,一狠心道:“我们可当赠品送于你们。”

  “孙大哥?”同行之人里有不太乐意的。

  孙春秋给他们打了个手势,又望向眼前三个明显“识货”之人,压低声音道:“我们兄弟几个这次来京,路上盘缠已经用的差不多,轧花机乃是由铁器打造,价格比之黄棉亦高上一筹。”

  他的话不算含蓄,也不委婉,就差直白说“我们不卖了黄棉都没钱回家”了。

  “这些黄棉如何卖?”赫连岳真问。

  关云锦和文渊都看向赫连岳真,没料他突然“截胡”。

  赫连岳真给了关云锦一个“稍后再与你解释”的眼神,关云锦……没读懂,她理解为“你想要的我就买给你”,哎呀,还真有点暖心呢!

  孙春秋犹豫了下,报了一个数。

  “可。”赫连岳真毫不迟疑的应下。

  孙春秋登时瞪大了眼睛,完全没料到他报了一个数对方竟然就答应了下来,即使是六车黄棉总共的价格,但也不算便宜了。

  他身后的几个人也有些吃惊,低声商议起来。

  孙春秋正欲跟他确认一下,却见不知从哪冒出了一个人,直接将两锭白胖的雪花银送到了他面前。

  关云锦见鬼似的瞪着他:“你从哪冒出来的?”

  这个负责掏钱的正是赫连岳真的下属飞影,关云锦和赫连岳真走了一路,她根本没察觉后边有人跟着,所以此时他冷不丁现身,还真吓了一跳。

  飞影不好意思的笑着解释:“我本是同白芷姑娘一道去了山庄,见您跟我家公子未回,便折来一看。”

  只是折来一看就那么巧给主子掏上银子?

  飞影付完账,又麻溜的退到自家主子身后,假装自己是个透明人。

  孙春秋还捧着两锭银子回不过神来,他身后有个年轻些的小伙子忍不住上前,拿了一锭银一口咬下……几个牙印。

  这年头铸银都是纯银,比较软,也比较粗糙,普通人家大多用铜钱,碎银都少用,十两的银子见都不一定见过。

  孙春秋忙将银子抢过来,络腮胡下一张黑脸激动的黑红黑红的,他强忍雀跃的心情,问:“能否折换成铜钱?”朴实人家,还是铜钱更实在。

  一两银子是一贯钱,一贯钱是一千文,换句话说,二十两得是二十贯,那手上都得砸死好几个人。

  反赫连岳真看了飞影一眼,飞影立刻会意,不远处就有个钱庄,可以将银锭兑换成铜钱。孙春秋那边有三个人跟着飞影去了钱庄,孙春秋则被请进了药铺,连同他那轧花机一道。

  孙春秋在文渊看诊的桌上固定一个木架,架上部横安一木轴,一铁轴。铁轴在上,木轴在下。木轴右边装有曲柄。铁轴左边安装具有飞轮作用的十字形木架。工作时右手转动曲柄,与曲柄相联的碾轴随之转动,左脚踏动踏杆,使碾轴与下轴作等速运动,方向相反。二轴相轧,左手将籽棉添入轴间,则棉花被带出车前,棉籽落于车后。[来自百度]

  关云锦和赫连岳真以及文渊都看愣了,尤其是文渊,他看的书里可多是有人感叹棉籽如何如何难去,可现在再一看,哪难去了?!

  孙春秋也没因为他们这乡巴佬的神情取笑他们,今天一下将所有黄棉都卖光了,他心情简直不能更好。

  “这黄棉在京城可能种?”赫连岳真问。

  孙春秋也没含糊,回道:“若是施肥,或许可行。”

  赫连岳真略有所思,关云锦和文渊对视一眼,小侯爷这一问,貌似挺有深意啊?

  换得了铜钱,孙春秋他们主动提出帮他们把黄棉运去大些的地方,文渊的药铺说小不小,可整整六车棉花堆进去,该是连落脚的地方都没了吧?

  “要不,送我那去?”关云锦本来想说送到刚刚盘下的酒楼去的,转念一想,要是拉去无忧山庄,说不得小侯爷还会多来两趟,需要培养感情呢。

  赫连岳真也想到了酒楼,可他买下酒楼就是送她,如何好先把自己的东西堆进去?况且,他买这黄棉一是看出她有意,二则是看中了黄棉的用途。

  待到无忧山庄后,孙春秋们还帮着卸货,关云锦看他们也不容易,又恰是到了饭点,就叫孟五虎他们招呼孙春秋他们在吃顿饭,也给骡子喂些草料,这么多天赶路不管是人还是畜都很是辛苦。

  赫连岳真则跟着关云锦单独用餐,孟桃已经给做了一桌好菜,还有新鲜水灵的小白菜——并非藏在地窖的那种。

  小白菜是姚大娘受火炕启发,她以前又是个做惯了农活的妇人,种菜自然不在话下,火炕能让屋内保持温热,那若是在暖和的灶房里种菜呢?

  姚大娘倒没有在灶房里开辟块地来种菜,而是搬了十来个陶瓮进去,还就给种出了一把把水灵灵的小白菜。

  关云锦她们半个月前回北静王府的时候小白菜头都没冒,回来都能吃了。

  “多吃点,别客气。”关云锦未开吃前就拿没动过的筷子往赫连岳真碗里夹菜,手还很“不经意”的擦过小侯爷的手背,还去夹分明离小侯爷更近的菜,半个身子都差点倚在他身上。

  小侯爷都忘了要说什么了,她束起的发偶尔还从他下巴上扫过,每一下都像是有几只蚂蚁在他心上挠痒痒。

  一直到小侯爷的碗里已经满满当当,关云锦这才不好意思说:“哎呀,把你碗都堆满了,要不然你先吃些?”

  也是小侯爷为人比较单纯,这要换白芷或者白鹭,甚至单纯的白芨来,都会翻个白眼,评价一句:郡主,您敢再虚伪些吗?

  “谢谢,你也吃。”赫连岳真却只是红着耳朵道谢,然后也学着她的举止给她夹菜,常年握刀砍人的手,如今拿着筷子竟微不可见的发抖。

  关云锦一把抓在小侯爷欲再继续夹菜的手上,小侯爷身体一僵,筷子险些从手里话落。

  “不用招呼我,我招待你,你负责吃就好了。”关云锦一本正经的揩油。

  摸摸,再摸摸,很好,今儿个又摸到小侯爷的小手了。

  小侯爷心乱如麻,只觉整个人都要烧起来。

  她、她、她真的不是在调戏我吗?!

  ------题外话------

  关布布:我就撩啊撩,撩啊撩~

  小侯爷:忍无可忍,扑倒!

  最近真的入了《同学两亿岁》的坑,简直迷得不要不要的qaq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88/88435/4670307.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