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应春浅的一亩三分地 > 第44章 春符定亲

第44章 春符定亲


  是夜,春绣下厨做饭,云谙音见叫不动春浅,飘飘然去了刘三婶家吃饭去了。

  春浅松口气,云谙音在身边她总有种压力,孩子气的面容,多变的情绪,特别是机敏细腻的心思,似乎能看穿人所有情绪,就算春浅是从二十岁回到小时候重新来过,都有种不堪他细究的负担。

  文氏草草吃完饭,便出门去找蔡氏去了。

  春浅装病,不好意思起床吃饭,春绣偷偷送了几块锅巴进屋,春浅便嘎嘣、嘎嘣地吃锅巴,春绣趴她身边嘀咕,“大堂嫂什么样子,真的特别好看?”

  春浅:“个子不高,瘦瘦小小的,皮肤特别白,眼睛很大,下巴尖尖的,如果说缺陷就是鼻子有点矮,不爱说话,挺老实的样子。”

  “我看奶奶不大高兴,跟爷爷嘀咕了半天,我隐约听见奶奶说不答应的话。”

  春浅暗道不妙,她迅速爬起来,去厨房找张氏,直截了当地问她:“娘,奶奶是不是去大伯娘家说那阿荣姐的事了?”

  张氏摇头:“我不知道啊,娘没跟我说。”

  春浅跺脚,“娘,要是奶奶去跟大伯娘说她不同意春符哥与陈家的亲事,你可怎么办?”

  “我能怎么办,那是你大伯家的事,连你爷爷都不管的,关我什么事呢?”

  春浅无语,她下午跟张氏说的话她真是一句没听进去,若是奶奶与大伯娘意见相左,大伯娘一定会从奶奶那里受气,到时候大伯娘能不找张氏的麻烦?为了春晓的事,两家几乎翻脸,再为一个春符的亲事,还关系到大伯娘娘家侄子能否保住家产,大伯娘不拿刀来砍张氏?

  才思及,春符进来,喊张氏:“三婶,奶奶喊你去我家。”

  张氏擦手,吩咐春浅,“把灯吹灭了,这么亮的夜,别费灯油。”

  春浅见张氏没心没肺地走了,跺脚再跺脚,春绣弱弱地道:“要不,我们偷偷跟过去听几句?”

  两人悄悄溜出大门,忽地出现个人影,吓得春绣大叫一声,春符道:“是我。”

  春绣拍胸脯,“大哥,你吓死我了。”

  春符蹲在大门口,拍了拍身边,春绣姐妹跟他坐到一起,看漫天星空发呆。春符拿了根树枝在地上乱画,春绣姐妹见气氛不对,都不敢吭声。

  春符扔了树枝,“春浅,你见过那姑娘,的确是个勺子对不对?”

  “不至于是勺子,要是勺子的话,姑妈嫁到陈店这么多年,我们总会听到点消息。你看黄村有个傻姑娘,方圆几十里谁不知道?所以以阿荣姐那样子,人长得好看,要是傻子的话,那还不传遍了?”

  春符叹气,“就算不傻,怕是也不大灵光,光好看有什么用!我才不想娶一个半勺子呢!”

  春浅也是这般认为的,应该是比较老实不爱说话的姑娘,不至于智商有问题,真是智商有问题,姑妈再不顾娘家,也不敢说给大哥做长媳。

  春浅比较同情春符,连姑娘的面都没见过一次,就要定亲,“大哥,你若是不愿意,就跟大伯娘说说,起码自己亲自去相一相才好。”

  春符心中一动。黑暗中有人轻笑,“这还不容易,不就隔了十几里路,明日我们带你去相那姑娘。”是在刘三婶家吃晚饭的应沐瑞和云谙音回来了,听那轻佻的话音,就知道是云谙音。

  是夜,文氏怒气冲冲回来,张氏丧眉搭眼,她夹在文氏和蔡氏之间,变成苦不堪言的肉夹馍。文氏让她证明陈利荣是个勺子,不配为老二房长房的长媳,而蔡氏一口咬定阿荣贤惠温柔,会是一个好媳妇。两人逼问张氏选择,张氏差点哭了,最后还是春符回家,强硬打断三个女人的争辩。

  春符的原话是,“我明天亲自去相一相,若是相不中,谁让我娶都不中用,若是相中了,以后是福是祸我都一个人承担。”

  第二日一早,没见应沐瑞和云谙音的影子,想来大清早便赶去了陈店。

  春绣一早上心神不宁,连早茶都没采几片就跑回家,春浅笑她皇帝不急太监急,待春浅把早饭烧好,那三位少年便回来了,他们骑马来回,速度是快。

  春绣几乎是冲出大门,拦住春符问,“大哥,大哥,相中没有?”

  大伯家的几个孩子闻声都跑了出来,被围观的春符脸腾地红透,推开孩子,一句话不说,迈开大长腿上后山了。

  春泉要追着去问,春至一把拉住他,“傻老三,你还看不出来,大哥是心动了。”

  春泉还是不敢肯定,问应沐瑞,“沐瑞哥,真的吗?”

  应沐瑞思忖:“那姑娘生得好看,春符一看到她就脸红了,扭身就跑回家,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相中了。”

  众人——

  云谙音笑嘻嘻地把马牵着往马圈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小娘子生得那般颜色,我瞧了都挺心动的,何况是春符大哥这样春心萌动的少年?”

  春浅忍不住翻白眼,扭身进屋了,孩子们也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叽叽喳喳议论几句,便散了。

  春符和陈利荣的亲事就这么定了,蔡氏很快请了六房的永京叔做媒人,去陈店陈刘荣家提了亲。

  这事暂且不提,且说春生被接回家,眼看便是端午节,应沐瑞等定了初六启程归京。顾佳晟托小毛送来许多旧书给春浅,有姨爹在城里买回的小人书,还有些风物杂志,也有儿童蒙书,更多跟举业有关的书尽数送给春生,春生留给了族里,准备开族学使用。

  应沐瑞这些天都在忙乱,与族长永成一起,最终定了在湾子下游村口的位置盖一座院子作为村里学堂。永成做好了盖房子预算,又做请先生的规划,应沐瑞忙的一个头两个大,拉着春生帮他参考。

  反观云谙音晃晃悠悠,无比清闲,今日下田捉泥鳅,明日去山边寻野果,后日去山上打野味,再日带人认草药。

  春浅也忙,近来她最重的任务便是做饭,文氏给她权利,只要把饭做好,把那两位小爷安顿好,她的农活可以放一放,这倒让春浅躲了日晒雨淋,不用去摘茶插秧。但是给那两位做饭的活可也不轻,云谙音常捉来野味让她拾掇,泥鳅黄鳝鱼虾便罢了,野兔狍子也不在话下,但蛇青蛙之类的春浅便有点受不了。

  这日,云谙音带着春浅去山上挖桔梗,说是要吃凉拌桔梗。他们路过村南口,那里是片矮山,只有脊背上有些松树榨木之类,两边都开辟成梯田,种了茶叶、油桐树、板栗树等作物,最南边的山坡便是新学堂的选址,村人已经把树木砍了,露出一片嫩绿的草坡。草坡下便是一条小河沟,东西蜿蜒而过,山坡视线开阔,右边是逐渐平坦的地势,匍匐着一片片已经插上秧苗的稻田,右边河的两岸也是绿油油的水田,但隔着山坡也有一座矮山,两山之间有湾里水塘浅流汇入小河,山顶一棵数人合抱的大松树,松树下冠盖如云,如同老翁般俯视着坡下一片坟茔,那是应家的祖坟,祖坟山之左隔着山沟浅流再有一座矮山,河流对岸也有连绵矮山。

  应家祖坟山被两山簇拥,前有活水,背后靠山,是极为富贵的墓地,附近有一个传说,兴山县有一座风水极佳的墓穴,只不知落在谁家。一直有传说,共有三处地方,马脑山下的邬氏祖坟,娄湾的娄氏祖坟,或者应氏祖坟。

  春浅跟云谙音讲这些乡野传说,少年听的兴致勃勃,他掐这是手指装模作样一番,叹道:“我掐指一算,传说成真,应氏祖坟位置极佳,这是一处卧龙浅睡地,那处,看见没有,门前有棵柏树的那座坟,正在那卧龙微睁的眼睛上,便是这处坟地的点睛之处。”

  春浅扑哧笑了,“你净会胡扯。”

  云谙音严肃道:“我哪里胡扯了?鬼神之说,你可别不信。你信不信人有两个灵魂?去世后还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或者还记得前一世的故事?”

  春浅的笑容慢慢凝固,有前世记忆,或者说是穿越者一直是她的心病,她一再隐瞒,装着什么都不懂,努力适应农家生活,再苦再累她都忍了,就是怕有一天她的特异被人发现,她会被当作妖魔鬼怪,烧死或者浸猪笼之类。云谙音的话触动了她心底最深的秘密,春浅看着云谙音,少年黑瞋瞋的眼慢慢溢出一丝笑意,或是试探,或是笃定,或是往日惯常的懒散,或是无心,总之那一刻的复杂性让春浅心惊肉跳。一种如利剑出鞘的紧逼感在他眼眸流转,他是看出了什么?

  云谙音俯身,捡起地上的篮子,塞进应春浅手里,“姑娘,你的钱掉了。”

  春浅一时脑子没收回来,“钱,哪里有钱?”

  云谙音抱着胳膊讥笑,“你的桔梗不就是钱么?”

  春浅无语地看着这个变脸比六月天还快的少年,他又恢复往日的惫懒模样,丝毫看不出方才那股气势冲冲的逼迫。春浅迅速收回心神,回道:“桔梗不是打算凉拌吃吗?你不稀罕,那挺好,我明天就晒干回头卖了,正好换几个钱,买新头绳去。”

  “你不是假小子么,要什么头绳?”云谙音扯了一把春浅的辫子,“几年前不还梳着总角,穿着小子的灰衣裤?才几年不见,小子变成小姑娘,还穿粉色裙子,把沐瑞吓了个够呛。”

  这句话的信息量也够大了,春浅忍不住问,“你这话什么意思,几年前你就见过我?”

  “你猜!”

  猜你大爷,春浅心底骂了一句,这孩子东西不顾的性子,总让春浅有种莫名其妙的紧张感,每次应对他都要像大人一般费尽心思。

  春浅总有种感觉,云谙音一直留在应家湾,并不是陪应沐瑞这个朋友这么简单,他似乎有自己的任务,但是他又懒得解开任务,惫懒无聊中偶尔有几分迟疑不决。眼看要回京,他那种矛盾心理似乎更重了。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75/75767/4320915.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